贵州局部冰雹如下雪,南方激烈气候开始了!分析:接下来还会更多
一、贵州局部冰雹如雪
在北方地区,河南山西等在大范围的雨雪云系中已经出现了激烈暴雪天气,甚至局部地区达到了暴雪甚至特大暴雪,部分地区积雪深度打破历史记录,这是一场3月中旬不多见的激烈暴雪。
而在南方地区,巨幅增加的暖湿水汽激发出了大范围的降雨带,长江流域多地雨下整夜。中央气象台的监测数据显示,到今早8时,长江流域已经出现了大范围的降雨区,尤其是贵州湖南江西湖北安徽江苏一线,多地出现了中到大雨甚至局部暴雨。在省会城市中,贵阳、武汉均迎来今年首场暴雨、位居全国降水前两名。
实际上,在这场大范围的春雨中,除了多地雨下整夜,也伴随着春雷滚滚甚至是大风冰雹。像是贵州贵阳,冷空气在贵州境内激发了大片强对流,贵阳部分地区在3月16日傍晚出现了猛烈的雷雨冰雹天气,从网友拍摄照片和视频上看,冰雹直径不大,但总量不小,密密麻麻的冰雹伴随着雷雨降下,户外的冰雹和雨水混合在一起看上去如同下雪了一般。
二、南方激烈气候开始了?
那么,这场冰雹是怎样形成的呢?又预示着什么样的气候变化呢?这是否预示着南方的激烈气候开始了?冰雹是一种凝结的固态降水(冰),是在对流云层中的积雨云里形成的。只有发展特别强盛的积雨云,云体十分高大、云中有强烈的上升气流、云内有充沛的水分,才会产生冰雹。
具体来说,当空气对流旺盛时,在积雨云内部会形成一个循环系统。上升气流将含有过冷水滴(温度低于0度但未结成冰)或小冰晶(温度低于-10度)的空气带到高处,在低温条件下发生凝华或凝固作用而增大。随后,在重力或向下风力作用下落回到较低处,在较暖条件下融化或吸收周围过冷水滴而增重。这样反复往返多次后,在不断增长和融化过程中就形成了一颗颗含有多层结构和不同密度区域的圆球状物体——即我们所见到的冰雹。
实际上,在云贵高原,冬春降冰雹并不稀奇。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贵州一年四季均可降雹,其中冬季降冰雹的概率占18.2%。而造成冬季降冰雹的主要原因是静止锋或温度锋在高空形成强烈上升运动和对流云团。当高空温度低于0度时,水汽在云中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并随着上升运动不断增长,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时就形成了冰雹。而本次贵州出现大范围降冰雹正是由于冷空气渗透进入云贵高原,并激发出强烈对流活动。从卫星云图可以看出,在3月6日傍晚,贵州上空出现了强盛且具有很强立体感的云团,这些都是对流云团或雷暴云团的标志。
那么,贵州出现这场罕见的冰雹是否意味着南方地区进入了一个激烈变化的气候阶段呢?答案是肯定的。
三、未来还会更多更强
对于南方地区来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多地降水相对稀少,气温偏高显著,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气象干旱正显著发展。3月16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南方云贵高原以东地区已经出现了大范围的气象干旱区,不少地方达到了重旱-特旱。因此发展起来的大范围降雨,对于很多地方来说是好雨。
但由于大气能量比较充沛,这次南方的雨虽然总体是好雨,但好中有坏——大家也看到了,虽然缓解干旱少雨局面的降雨正在发生,但激烈的强对流天气也在当中涌现。
接下来一段时间,随着暖气团越来越活跃,长江流域一线类似的冷暖气团交战过程越来越多,类似的雷暴大风冰雹等激烈天气还可能会频繁出现。而且强度还可能进一步增强、范围进一步扩大。例如目前超级计算机的预报中指出,到3月22日前后,随着冷暖气团又要在长江流域大规模打架,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可能会在长江以南涌现。
总之,虽然降雨活动的增多在这个时节是好事,但冷空气、暖湿气流的同期活跃,会让暴雨和强对流天气越来越频繁进入我们的事业,了解这些现象以便为潜在的危险做好准备并保持安全非常重要,必要时应采取适当的防御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